针对气囊内模产生上浮的原因,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1、从原材料方面控制
砼是塑性材料,坍落度越大,越接近液相,为减小气囊的上浮力,尽量采用较小的坍落度,一般选用坍落度为0~25mm的干硬性砼。
2、从气囊本身的几何尺寸控制
在实际施工中,气囊总要上浮一定的高度,为保证顶板以及腹板的厚度,在气囊的制作中,应考虑气囊的直径较设计值小5cm。
3、从施工工艺中控制
在空心板施工中,应尽量采取两次浇筑,即先浇筑底板,然后穿气囊浇筑腹板和顶板,采用砼内部振捣时,应选用振动力小的振动棒,并且在振捣过程中,应避免触及气囊,并注意浇筑速度不能太快。
4、从克服气囊上浮的约束力控制
气囊一般采用将气囊筋绑扎在底部筋上来固定气囊,为防止气囊上浮,必须将气囊筋绑扎牢固。如果有必要,可以将气囊筋降低一定的高度,对于普通的预制空心板,需计算是否满足上浮力小于钢筋笼的重力,如果不满足,须考虑在气囊上部配一定的平衡重。
气囊浮力的计算公式:
F浮= γPc gV
式中: γ — 浮力折减系数,与砼的坍落度、浇筑速度有关,查相关资料。
Pc — 砼的密度
g — 重力加速度
V — 气囊的体积
当计算的F浮大于钢筋笼的重力时,需在气囊上部配一定的平衡重。